白色圣诞的街角

转眼,一整年又要过去了,开篇就不得不感叹,岁月催人老啊。。。
许是年龄大了些的缘故吧,已经开始逐渐的与身边的世界拉开距离了
圣诞节,西方的传统节日,也是很多国家非常重要的日子,就像是中国的春节
而当这个节日来到了我们身边之后,却被商家们极力的抄作,也渐渐开始火起来
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回想起来,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准备用些什么特殊的方式来度过的
结果在记忆深处统统的检索了一遍,却发现,原来我并不适合圣诞节
“平安夜,就是要平平安安的睡一夜”
呵呵,这就是我对平安夜定义的诠释,但好像每年也都不平安
某次,买了个橙子送朋友,结果朋友又送给了朋友,最后送了一大圈,它又回到了我的手上
某次,跟朋友去逛街,中街到了12点后,就成了年关民工返乡高峰期的车站
某次,去网吧包宿,只为等一个叫做《惊天动地》的游戏在午夜12点公测,结果上线排队排了半宿
某次,在KFC跟刚刚吵完架的朋友大吃了一顿,被蛋挞把嘴唇烫破了
某次,跟想念的人见了面,确立的关系,却在来年春天冰雪融化之前把这段感情冰封
某次。。。。。。
这些就是我的“平安夜”啊,总有些没事找事的感觉,虽然心里明白,但毕竟是个特殊的日子,总觉得不发生些特殊的事就不平安了,而其实特殊的事发生了之后,才是真正的不平安
听说今年的圣诞会下雪,白色圣诞节,经历的并不多,最初的记忆,是《卖火柴的小女孩》
她划一根火柴,喊一声“火来!”于是火柴就变成了熊熊燃烧的壁炉
她划一根火柴,喊一声“鸡来!”于是一只外焦里嫩,肥而不腻的火鸡就飞了过来
。。。
她划一根火柴,喊一声“姥姥来!”于是她早已去世的姥姥就驾着七彩祥云来接她了
总之,她把没卖的火柴都划了,划一根,喊一声来,当然这是我改编的中国传奇版
其中的细节至此也记不清了,不记得她是看到了火把还是看到了壁炉,不记得火鸡是飞来的还是走来的,不记得她想念的是她的姥姥还是奶奶,其实一直以来祖母与外祖母这两个称呼在我看来都是一样的
结果省略整个她划着火柴度过的平安夜,其实她是被“火鸡姥姥”带走了
说到这突然想起UU在她的书记中说,《格林童话》是残忍的,父母总是抛弃孩子,公主总是被怪物抓走,好心的糖果屋老婆婆被迷路的兄弟当成吃人的女巫推进壁炉。。。这些应该算是成人读物,儿童不宜,要是这样的话,那我觉得《安徒生童话》也好不到哪去,就像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到底是要小盆友们从中体会到什么呢?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还是有钱当老大?其实它的含义并不是给孩子们读的,至少当时我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只对她幻想出来的东西感兴趣,至于她最后为什么会死,我都懒得去想。也许这就是作者的目的?告诉小盆朋,在平安夜里空想是会死在街角的。。。如此恐怖,说来到底是好是坏呢?
不论如何,白色圣诞却总是叫人期待的,虽然我一直是个不入流的剩蛋,但至少我喜欢听别人说他们在平安夜和圣诞节都做了什么,就像我半夜坐在电脑前敲这些字,没什么目的,只为了对着并不会与我交流的电脑诉说
白色圣诞的街角,卖火柴的小女孩已经不在了,但我却一直记得她曾在那微微的火光上看到的希望,有时也想把这二十几年的人生放到西方重新来一遍,感受一下,到底圣诞节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会是个什么感觉,而不是像现在努力的叫自己发生在圣诞节里,却又显得那么不靠谱,如果这是真的,又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