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子(6)

谁都知道结婚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解决的题目,得花很久的时间。
男孩子是要通过媒人的先容,然后和女方家人见面,得到家人的同意当然也包括小姑娘的同意(自由恋爱除外),这样以后麻烦就来了:从男孩子和女孩子以及各自双方家人都同意了的那天起,男孩子得天天要给女孩子打一个电话,自然是谈情说爱促进感情的——也免不了向女孩子报告自己的地理位置,身边的人等。不过我怎么觉得子扬哥没有这么做过,我也向二婶问了原因,给我的答案让我在背地里差点笑得发疯——子扬哥说这样浪费电话费,不如一天多说点,隔几天再说。可能吧,的确是有点浪费啊,可是大人们不会这么以为的。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不和人家聊天,怎么培养情感,花点钱算什么,媳妇得手就行。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麻烦,第二个麻烦就是:送礼。送什么礼呢,很简单逢年过节就送呗,什么元宵、清明、端午、七月十五、中秋、重阳、小冬、大冬、尾月二八、农历年……反正只要是农村人过节,男孩子就得不管风狂雨大,雪深霜冷,酷暑三伏把预备好的礼物和钱财准时送过往。礼物说来很简单:一只猪腿,两只公鸡,两条或四条鲤鱼,最重要的是得有酒。那钱财是有规定的:重要的节日像元宵、端午、中秋、二八、农历年得送双数的钱,比如八百、两千、四千……你假如钱多的实在没地方放了,就多送点送二四六万肯定没人说你的,顶多有人说你的脑子坏了;像一般的节日通常也就送三四百或四五百就行了。所以这样算下来,假如你有了心中的对象不结婚,那你就等着把你家全都掏空了吧,由于最少一年也得花近一万的资金在送礼上。当然这不需要必须是男孩子本人的,就象我子扬哥,他在外地打工,送礼的重任就交到女孩子未来的公公手里了,当然是二叔啦。
其次的一个麻烦是:通知每一个亲戚朋友。这个倒不是很难,可以打电话,可以当面说,但这件事没有太多的时间限制,但至少要在男孩子结婚的那天之前要让所有亲朋好友知道就行了。实在这个也是一种让男孩子负责的方法。但对于我的子扬哥的这件事,我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完成的,这个没办法问的。
然后应该是结婚了。结婚也许对于电视上的婚礼节式来说很是简单:教堂婚礼。但在农村“教堂婚礼”是没什么可能的,至少在我们的村子里没有打破这个观点。
插节:
我得把这个结婚的情况另设一部分了。我在这里把我子扬哥的婚礼先容一下也便清楚了。
结婚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大的心愿,也是最重要的事。未来的大嫂和我的一个初中同学同名同姓都叫尹莉,当然我在这里就称其为新娘了。新娘在出嫁的前一天,家里会摆一个很简单的酒席,由于那天晚上新娘的七大姑八大姨都会过来,目的很简单:每个人拿一两百块钱出来给新娘做压箱底的钱。每个新娘都会带个箱子到夫家的。这个时候七大姑八大姨也会为了沾点喜气呆在新娘身边很长时间的,这样也同时表达了一种舍不得的情怀。这个就是——七大姑八大姨,婚礼前压箱底,沾喜气得运气。新郎家——当然是二婶家,在这一天就开始忙开了。早上开始,我们一大家子早早起床,女人们洗的洗涮的涮还得负责布置新郎的房间,男人们则忙着那些重体力有难度的活,搬桌椅,劈柴,安放大喇叭——得放得很高,这样声音才会传得远,幸福才会更长远——大喇叭和DVD或者VCD连到一起播放音乐,只要是好听的音乐就行,没有什么讲究的,当然得是很开心的歌曲。一些基本的东西在这一天都得预备的齐齐全全的,还得买菜,这个有专人负责,大厨开一张清单到街上买就是了。下午的时候锅碗瓢盆,碟勺筷盅都得洗擦干净,还有鸡鱼肉蛋,瓜果蔬菜什么的也得清理好,该成条的该成片的该成沫的都得处理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