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如此冷漠究竟谁之过

前天和朋友乘坐公车往市里买东西,随着争先恐后的人群上了车,由于这一站是开出总站的第二站,人不算多。刚下过雨的天空蓝蓝的飘着白云,前面空着一个靠窗的位置,位置的对开坐着一个中年女人,她侧着身子让我挪了进往,坐下往的那一刻才知道原来这座位是湿的,打湿的棉布一点也看不出来,坐湿的水痕就像两个印在屁股上的大饼,让我很是尴尬,不知坐在旁边的女人是否一开始就知道那椅子是湿的,但我坐下往时一声的惊奇换来的却是一张漠然的脸孔。
车走到了下一站,一位高龄婆婆缓缓的走了上来,四周已经没有空位置了,只剩下靠窗的那个湿位置,同样傍边的女人侧着身子让婆婆走了进往。我急急大吼:婆婆别坐,那椅子湿的,过来我这儿……”。婆婆拄着拐丈,蹒跚着步伐从车头走到车尾的情境,车上的人就真的看不见吗?看见有需要的人你不让座没人定得了你的罪,但你却眼睁睁的看着人家坐下湿湿的椅子你都不吭声?我真的很是怀疑在场的人是不是都是冷血动物的化身!
车上的座位上标着:“老、弱、病、残、抱婴专位”的标语难道都是用来做门面的么?我很感慨人们为什么冷漠到如此地步。“各人自顾门前雪,那管他人瓦上霜”什么时候变成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啊!国风如此,谁之过?平民百姓么?我想实在也不全是,而是整个国家的治理体制不完善所致。
这让我回想起那些贫冷的小果贩被***追赶时,那一路被砸得个稀巴烂的果肉以及那七零八落的物品,我们抠心自问,这到底是小贩污染了环境?还是***污染了环境?那都是能填饱肚子的食品啊,“你高举旗子一掠,多少荒凉遍地落”那过后的满地荒凉谁来买单?!***么?亦或是国家?到头来谁都不是,还不是贫穷老百姓自己为自己买单。国家从来就没有想过如何往安置这一批经济低下的人群,就只是一赶再赶,一抢再抢。这样做的终极结果是“治标不治本”而且还会弄得民生怨声载道,为何不往考虑怎么找个固定的地点安置他们?你想想国家在处理民生事件都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如此下往所形成的社会人面,会是怎么样的一个局面?可想而知!
某局的一局长的领导让一个初中都还没毕业的亲戚到局里担任一科室的头子,由于水平有限显然不能胜任。于是一大学本科生对局长说:“局长,你给我们派来的上司实在不适宜这个岗位,学历以及经验的差异导致我们根本很难沟通,工作上的事很难处理得好,别的岗位可能更适合她啊,要不然你可以考虑把他调到适合她的职位往吧”?
局长这样回答他,你觉得跟她相处很难是吗?那么要调的话把你调走不就得了。
看到这样的事儿让我想起了“人在屋檐下了,那怕不低头”,可这头却不是低在自己冷窗十几载仍然办事不济的惩罚,而是在国家领导的打压下低的头,那么的不公平,那么的不透明,国家这样做法难道不引起众怒?人民就不想反抗了吗?想,当然想了,但没用,由于那地盘是人家的,人家是老大,人家说了算,自己还不是“打掉牙齿和血吞”,只是这群人的头低着低着,我们想想,他们又怎么能为国家顶起一片蓝天呢?社会的大道上是不是又少了一群昂首阔步热情奔放的人群呢?
2008年的四川大地震发生了,天灾人祸,谁不为之动容!随之全国大中小学以及各单位企业是浩浩荡荡地做起了募捐活动,然而这时却传出了关于惠州3中的“假捐款”事件,一时受到亿万网民谇骂闹得是沸沸扬扬的。姑且我们不往深究当中的真伪,从该校学生把***到的视频以及相片发布在各网站确当晚,学校领导立即作出回应,解释了当中的误会,勒令把所有的视频以及图片删掉,但这又能代表什么?再多的解释终究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就是国家领导在作秀,在一条条垂危的生命眼前往自己的面上添光,捐款时没拍到现场实录那又怎么样?自古英雄做好事不留名的美德难道连国家领导人都忘了,连为人师表的教师都跟风,那么,你还想你的子孙后代向你学习什么?这样培养出来的中流砥柱的素质又能高尚得那里往?难道说人民自私冷漠,与国家政府的处事作风无关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