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虚实

论虚实
文/夏微尘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虚,对立的则为实。当实的不能尽如人意,人就会依靠些虚的。当然,虚的也会有诸多不靠谱。譬如网络便是一活例。生活有实亦有虚,人们说的现实多是在夸大实。另一方面,人们说的理想大抵只是虚的了。待理想实现,它便是实的了,而成实的过程也离不了精神这一虚物。说精神为虚物,并非是贬低之意,而是精神相对于实物而言,它确为虚的。况这虚的又时常不易为人控制,它的虚恍如空中飘云。精神这一物,倘运用得好,心中的理想便有着一个坚定信念,它的成实也便不乏动力了。这精神动力虽为虚物,看不见也摸不着,若用在实处,办起事来则可尽人中途而废之念。
现实与理想,这一实一虚,断不可脱离开来。虚实惟有结合方能奏最大的效。若你闲来品茗,茗之香在其气与味、其道则在于人。故品茗是虚,悟道则为实。这虚实于吃茶人而言,可谓情有独钟啊!
虚实,若细究起来,随处可见。我们且来研究一下说话。口除了吃饭,剩下的功用也就是说话了。人的吃不算什麽,妙是在于人的说话,能说得好话,将话说好。有人说实话,有人说谎话。所谓实话,是依事实而言,所以实话注重于实。至于谎话,说的人多了,便成了“事实”,然这“事实”也是依实而来,不同则在于其并非如实而言,而是依实之状加以伪饰,甚至歪曲事实罢了。说白了,便是以假乱真。你若着了他道,这其间的虚你也就看不到了。谈及说话,有的人能说会道,有的人说了一辈子也没说过几句好话。这说话在于个人修为。你若专心以诚,说起话来便可让人感受到你的诚挚。如此一来,即使话说得不好也不打紧。关键是你的诚意为你的话语增色不少,所以你的拙言会因你的诚而变得有感染力。对方多半是愿意与此类人交往的。心诚之人不会刻意地往说谎话,也就不会有虚的情感;而造作之人,其言其行多为虚假,叫人嫉恨不已。
你若仔细,便会发现,生活不独占实,亦不独占虚。我们通常较为喜欢实,而排斥虚。可我们处理事情的各种手段中却有虚这么一形式,而且普遍地为人所用。虚张声势这一词相信大家很是熟悉。古代兵家战事中会有这么一虚。再举一例,为尽症病者隐瞒病情,不与实在说,这一虚可做了大好事。倘若这善意的谎言被其知晓,那后果之严重,我们可想而知。说及虚的好处,不禁又使我想到它的坏处来。大家尽知,中华民族可谓是好面子的民族。请人吃饭大搞场面是最为常见的好面子。一些文人商客为其面子失往了很多比这还值的东西――――实在。这一类人,活着会太累、太虚。再如,现今婚嫁,门当户对的思想观念还依然存在。这种虚的婚姻与爱情便是某些为人父母者自私的产物,其丑陋可见一斑。这年代,这一虚,实在要不得。
远的不说,就说说近的。我有一朋友,未经我同意便偷看我资料。后来发展到将其窃往,几次与他交涉,终究无果。因他的原故,某个远友与我尽裂。我还被那远友误会,可再也没有解释机会。人心叵测,想必我还太不谨慎了。只因我太轻易相信了人,那虚的言语、伪装的外表,终极还是欺骗了我的感情。人说“吃一堑,长一智”,我看这话应该谨记之。
这生活的虚总叫人无奈,遗憾的、抱恨的,也不在少数。有时,你看到的实,正是虚的伪作呢,而那虚又总叫你捉摸不透。你若是多个心眼,坏的也就不会太轻易光顾你。然又,处世之道在于诚、仁、信、义、忠、谨,此皆为实之所需,虚之所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