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悲伤凄美的村上春树

如此悲伤凄美的村上春树
看站牌的时候我总在想,原来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地方,对我而言是一片空缺的。车窗外的风景总是匆匆来又匆匆往,人亦如此。记得的终只有那么几个。
........题记
蓝色妖姬是一种很尽美的花,美得如此妖艳,让人忍不住的心痛,正如村上春树的文字,总显得那么凄美,忧郁,让我不由自主的颤抖。
如此悲伤凄美的人生,并不是我所终极向往的,它太过于沉郁,压抑,顷刻之间就迫的人透不过气来,进而产生无穷的寂寞,直至尽看。但它却是我想要经历的,想往体味其中的歇斯底里,万劫不复。我想我也是这样地矛盾。
从《且听风吟》到《挪威的森林》,我始终是一个,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他文字的***以及蕴含其中无边的孤独尽看,我也学会用冷漠的眼光洞悉着世间的一切,仿佛一切的一切都与我无关,亦或无关紧要。但他又说:完美的文章并不存在,就像完美的尽看并不存在一样。竟是这等的深刻犀利。实在我国事个礼佛大国,世上的痴人也应该听说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凡物就比如是镜中花,水中月,看破众生才能达到的圆满的意境。而,也只有他,于异域番邦之地,领悟的如此透彻。
一直以来,我都能隐隐约约感觉到,跳跃于他笔底下的文字,如同一个个无处安放的灵魂,四处游荡,极不安份地在我的心中搅拌了一阵又一阵。若有若无的存在于我的感念中,但无孔不进,无处不在。
还记得那年晚上的礼花,砰然升空后,美丽尽伦的焰火中竟夹杂着那么一束若隐若现的淡蓝,那不是一种明亮的色彩,反倒略显颓废,似乎它暗示了未来,注定了一切,生命的色调。现在想起,还依旧清楚如昔。
窗外,是一片蔚蓝的天空,干净明亮,完全不似室内的阴暗迷晦。我想,也许有一天,我也会拿着一把吉它,在夕阳洒满的原野里放声歌唱,而现在,我只能自己承受,还依旧胆怯,不够勇敢。也许吧!
在无数人吟唱的伤感曲调里,村上春树的声音无疑是最凄美孤独的,只是他生活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年代,终,于黎明前的一刹那,被漫无边际的黑暗吞噬了一切。
至于我是何以抛弃原来世界而不得不来到这世界尽头的,我却无论如何也无从记起,记不起其过程、意义和目的。是某种东西、某种气力——是某种岂有此理的强大气力将我送到这里来的!因而我才失往身影和记忆,并正将失往心。
我喜欢把手指搅进水底,寂寞是握在掌心的透明玻璃,穿越循环后终又回来,而村上春树则是一本看不完的书。那留在脑海的记忆,将陪伴我的余生.边走边想,且行且思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