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天、秋的云

秋季里喜欢久久的仰看天空,高远、无际的蓝色清亮而干净,非常养眼。就像通透的水晶,凉凉的、爽爽的紧贴住脸颊,让人不由自主的往深呼吸,欲将这山泉水般的舒适一饮而尽。又如同一个巨大的肥皂泡包裹住视线,晶莹而轻灵的触碰着每一根睫毛,让人不愿轻易的眨动一下眼睛,生怕这美丽的感觉转瞬即逝。
经过一个伏季的浑沌,天一下子似乎高了、蓝了、干净了很多,实在天本来就是那么高,只不过参照物变了,视觉效果也就随着变了。秋天的云似乎一下子就被秋风漂白了,浓的、淡的忽的有了高低,薄的、厚的忽的分了远近,象纱的柔柔飘逸,越往越远,像棉的松松软软,越堆越厚。秋的天空就是这个样子,蓝的,有了深度,白的,有了层次。恰在此时,往往会看到一轮白月亮,那白,就像是一角云、一页纸,别具一番诗情画意,或许秋的天空就是这个样子,任你千变万化,不选择蓝,就随了白。
在这个季节里,最美的事情无非躺在草地里,仰看着天空越往越远,云儿松松热热,世界被无穷放大,自己则不断变小,一种眩晕的醉意袭遍了周身。暂不往管那悠闲的啃食着野草的羊羔,不往理会那忙碌的蚂蚁爬上了手臂、肩头,在无拘无束的秋风里嗅着阵阵果香、谷香睡往……那个人就是我。这就是我关于秋天最美的记忆,也是我关于秋天永远走不出的梦境。
秋的天、秋的云就是这般恬淡、悠然,不禁经常由此而赞叹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往留无意,看天空云卷云舒”,总感觉这就是对秋天的最好诠释。只有在这晴朗的秋日里,看惯了花开花落是这般的平常,人生的宠辱才能不惊;也只有在这晴朗的秋日里,看着那悠然的云卷云舒,变化就在瞬息之间,体味出“神马都是浮云”、生的短暂、人的渺小,世事的纷争才能无意。或许有人会说有点儿消极,但在这纯蓝、纯白的视野里心定然是释然、豁达的,人就会从伏热的烦躁里平静、轻松下来。
每每回到故乡,总愿意到田野里往遛遛,看看那曾经熟悉的一草一木,感受一下久违的秋风。田间地头往往会碰到儿时的玩儿伴,岁月留痕,我们都不再年轻,就像那些将熟的庄稼透出几分沧桑、几分沉稳,远远的打声招呼,恍若时空倒转,昵称依旧、亲切依旧。你掐一把豆角,他摘两个南瓜,硬生生塞给你,满载而回,收获的实在是一份浓浓的友情和乡情。
几十多年过往了,当年的发小已近老年,变化和差异还真不小,特别在经济上、阅历上存在很大差异。
网络上爆料的“富二代”、“官二代”、“染色馒头”“黑砖窑”等等诸多丑闻、丑行、丑恶嘴脸,莫不是道德的缺失、理智的缺失,对名利的过分追逐、私欲的恣意横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知道陶渊明是不是一样喜欢这秋的天空,但那宠辱不惊、往留无意的秋之真谛他一定是体会到了。陶渊明的豁达就在于淡泊了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潇洒飘逸的诗篇。
我辈凡夫俗子,面对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莫不怦然心动,名利人之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关键是如何对待与处理的题目。不妨抽空常看一看秋的天空,于此纯蓝、纯白之中或许会明白一点儿生的价值,少一些患得患失,多一些从容淡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