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争

千百年来,深受汉代儒家思想影响的华夏民族都兴“以和为贵”的处世原则,不喜与人争。因此,“淳朴,和善”就成为古代人民最真实的社会生活写照。
进进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们爱“争”。他们由于利益关系而争,由于社会待遇而争,或是由于家庭琐事而争。“争”,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个习惯。
但,同时,也少有人想到:“争”,实在是一门艺术。
原则题目寸尺必争。在触及我们为人处世原则和道德底线的题目上,我们决不能妥协、退让,寸尺必争。此时的“争”,是扞卫正义的一种气力。
家庭琐事,以和为美。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家庭小事上,我们无需过度争论,更不必因此而大吵大闹。究竟,“家和”才能“万事兴”。
文明的争。“争论”不是战争,只有在文明***、同等的基础上的争,才能“争”出结论,才能真正地解决题目。我们知道,在很多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争议。专家学者因此大加争论。他们的“争”,是一种学术上的沟通和交流,是一种理解的争。
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台湾某立法机构委员会议上,由于***和国民党议员存在较大分歧,双方为此大打出手”。这样的“争”,是一种不明智的争,就算争的再“出色”、再激烈,也“争”不出结论。在人与人争论的时候,我们要争的有价值、争的有意义,而不是琐屑较量,逢事必争。殊不知,古人云:“退一步海阔天空”。给别人一级台阶,也是给自己树一块口碑。假如事事与人争,寸步不让人,这样的争论岂不是丧失了它的意义?我们青少年涉世未深,还不能很好的分辩是非黑白,在不涉及原则的题目上,要尽量少与人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在学习上的分歧,则要一“争”到底,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有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