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纪念这多事的一个月

当然,只是纪念,不是祭奠。由于一个闲人的花费的时间不值得以任何方式来祭奠。
真是多事的一个月,亲人的重病,被冲掉的旅行计划,超级不稳定的情绪,毫无穷制的购买欲,陌生人和陌生电话,毫无规律的生活……
就这样,这一个月,我在无数次精神升华中再一次洗礼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还得慢慢道来。
首先就是对生命的看法。
实在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在不断的走向死亡。既然人必有一死,拿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经历了这次亲人的大病,我忽然发现这对于我确实是一次洗礼精神的契机。
果不其然的,我确实想通了很多事情。
很多人都想着趁年轻,拼得起,就做很多根本对自己未来造不成任何影响的繁琐事情,导致无数次的体力透支。
年轻也好,中年也好,就一直这么耗下往。
我忽然想出了一个等式。
年轻拼命=赚钱;年须生病=把年轻时候赚的钱花光。
年轻安逸=赚钱未几;乐享晚年=本来就不用花太多钱治病。
可能中国人自己都觉得自己应该背负着很多东西:家族命运,家族香火,家庭重担,理想抱负……等等。
然后就必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随波逐流,只得拼命,终极拼得一身病。
我从来都没有想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只局限于古代。现代照样可以悠然自得。
但是,这就和一个人的历史使命有较大冲突。
中国,最注重的就是“家”一字。假如家过得不好,自己自然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刀能杀人,但是不能一直让人生不如死;倒是千千万万的***压力能弄得人欲仙欲死。
我前段时间一直很矛盾,情绪不稳定的原因不过如此,既是:人本来就得死,何苦又让生的苦难折磨自己?
这个月来我一直都在找寻这个题目的答案。
可能是我这个人比较粗浅,唯一能想到的答案就是:人之所以往拼命,往奋斗,是由于他心怀梦想。
对,在梦想眼前,一切困难都是垫脚石和傻逼。
于是我又想到了所谓的困境理论。
实在我是一头信仰佛教的男纸,但更多的不是往看经书,而是往看很多大师悟出的禅语。
以前也看过《圣经》,里面讲到很多被上帝眷顾的人。
反正上帝不是让他妻离子散就是缺胳膊少腿,聋耳朵瞎眼。
固然上帝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的,但是这也可以逆向推出一个道理:正是由于上天眷顾你,才会给你那么多苦难。
于是我又想通了,坏事都是老天安排给我做的。
倒是经历了很多坏事之后就觉得自己的底线降低了很多,当然,底线和原则不会有太大关系,越过底线几次可以忍受,但是破坏我的原则就得惩罚。
一个人经历的苦难越多,他的内心也就愈发内敛和强大。假如他没有经历过苦难,就永远不会知道生存的意义。
就像一个生活富足的娃儿,假如不制造逆境给他体验的话,他永远都不懂得珍惜现有的生活。
于是把我的这些苦难都回功于老天之后,心灵也就忽然心怀感激,感激老天给我那么多蛋疼的事儿做。
于是我感激之后忽然发现我怎么那么贱啊……
这段时间我一直都在反省自己,过往那些对别人的轻狂。
“没有吸取教训的过往就不是过往”。
“过往”的存在无疑就是为了让我们看清更美好的未来。
我一直都怀着感恩的心来过我自己的日子。
不求为别人做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只是心存感激的默默关心一个人。
我这段时间很少上网,实在是在强行转移自己的留意力,前段时间很压抑,只能通过剧烈运动来发泄情绪。
于是我也开始慢慢习惯在网络上看着各种各样的人的那些生活情绪和所见所闻。
酒肉穿肠过,片叶不沾身。 这个境界实在很难达到,但至少我现在心灵开始慢慢趋向平静。
他们装逼也好,炫富也好,骂街也好,掐架也好,来跟我说谁谁谁又怎么怎么惹到他们了也好,都不关我的事。
我又何必分出自己的留意力来评论一个事不关己的人呢。
于是最近我发现我出奇的***,比较自我化,说白了就是比较自私。
以前的那些恩恩怨怨,我可以一笑泯恩仇;
以前的那些杂七杂八,我现在根本不在乎;
以前的那些个人人事事,他们如何对我我就如何对他们,等价交换,相互持平。
这几天由于很忙(实在我也不知道到底在忙什么,反正就是很忙),暑假初期买了30本书,现在也才大约挤出时间看完了7本。
唯有某本书的一句话让我恍然大悟:“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与之永存”。
人若年轻时候丧生,他便永远年轻,永远定格在年轻;倒是活人还得承受人间的酸甜苦辣,生老病死。
很多人都有想过如何让自己的青春永驻——
最正确的答案,便是如同荆棘鸟一般,在自己最美丽的年月,葬身在仿佛是早就命中注定的荆棘丛中。
终极,我还是不能悟通透。
到底人生存的意义是如何?明知自己过得不开心,却还是要为金钱拼命?
只是由于别人都在为钱拼命,自己也必须拼命?
实在我问了那么多,我假如继续说下往的话肯定又要扯到社会题目和劣根性题目,这么一写我今晚就别睡觉了。
然后我决定就此打住,留下一句心里话。
与其在这一秒祭奠前一秒,不如在这一秒计划下一秒。



